>>>逻辑新闻>>>中国逻辑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大会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问题哲学第二届全国会议综述
中国逻辑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大会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问题哲学第二届全国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2021-11-05] 作者:[张博文]

2021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国逻辑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大会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问题哲学第二届全国会议”于厦门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逻辑学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问题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华侨大学问题哲学研究中心承办,厦门大学哲学系协办。大会以“逻辑与科技创新”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同时参会的方式进行,共有149名专家学者参与大会,接受论文78篇。

大会开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林胜强教授主持。华侨大学副校长曾路、厦门大学前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中国逻辑学会会长杜国平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特发来贺信,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本届学术交流分为大会学术报告及分论坛学术报告两个环节,与会学者就逻辑学和问题哲学相关问题展开多视角、多领域的热烈讨论。现将本届大会学术交流情况综述如下:

一、 大会学术报告

开幕式大会学术报告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张学立教授主持。在大会学术报告中,瞿麦生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共生逻辑思想,并强调,没有逻辑学的复兴,就没有中国社会理性的复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一报告引发了专家学者们的强烈共鸣。张建军指出,在珀尔因果模型论的基础上对共伴式和干预式假设性思考的研究,使得假设性思考中基于形式蕴涵的量化机制得以清晰呈现。通过量化机制的把握解决“实质蕴涵怪论”问题造成的假设性思考疑难,消除因果模型论的“反经典外貌”,维护实质蕴涵理论的基础性和普适性,经典逻辑在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基础功能和作用可得到进一步开掘。翟锦程认为,目前逻辑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能起到在西方哲学体系中那样的根基作用,因此,他提倡从中国传统学术与文化这一特定的思想生态来挖掘对中国传统哲学起到根基作用的“中国的逻辑”,从而建构根植于本土的中国逻辑知识体系。洪龙简述了人工智能和逻辑的起源、背景、发展及其相互关系,评析了现有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学派、人工智能的学科性质、Alpha系列成果的研究层次等。此外,他提出大数据、智能、并行计算对应空间、人间、时间的观念,并对术语“人工智能”进行新的刻画。问题哲学研究引起了哲学界的广泛关注。马雷展示了近几年问题哲学研究的诸多理论成果,如Why-问题研究、语用学的视角的问题理论研究、现象学视角的问题理论研究以及杜威、尼科尔斯和洛夫问题理论研究,他鼓励专家学者们更多的参与到问题哲学研究中,并且指明了未来问题哲学理论研究的多种可行路径。

闭幕式大会学术报告由厦门大学哲学系胡朝阳教授主持。在大会学术报告中,张学立认为,建设逻辑学一流学科,首先要实现建设理念上的创新,而理念创新的新进路就是新文科建设。他从概念、特征及意义等方面阐释了何为“新文科”,并指出了新文科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方略以及基本路径。又将“新文科”建设理念应用于逻辑学科建设中,给出了具体方案。郭佳宏介绍了基本命题逻辑中实质蕴涵的形式定义、背后动机、主要问题和观点。通过系统的论述,他指出日常条件句推论的“非单调性”很可能是人们对“真”的层次要求不同导致的假象。此外,他运用普利斯特的观点对实质蕴涵是否恰当刻画“如果…那么…”做了合理性形式辩护,也表明了实质蕴涵的根本局限所在。林胜强指出,基础逻辑教育教学是整个逻辑学事业最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一些原因,基础逻辑教育教学面临诸多困境。由此,他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呼吁逻辑教育工作者携手努力,共同推动逻辑学的发展。刘明明对博弈逻辑的概念进行了探析,展示了当前博弈逻辑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其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且对博弈逻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此外,他对中国古代博弈逻辑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应用价值作了简要说明。万小龙认为,非经典逻辑是统一解决几乎在所有基础科学或人文学科中双重缠绕的基本问题“整体性、辩证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非经典逻辑的基础本身需要更基础的数学与哲学反思。他提出了模态逻辑基础的四大等价变换,即真值函数CP系统与非真值函数CPH系统等价、非真值函数式的簇与必然算符等价、一元非统一赋值与二元统一赋值等价和去冗后标准语义与经典框架的簇语义等价。

二、 分论坛学术报告

本届大会共设立三个大会分论坛。分论坛一围绕逻辑前沿问题、逻辑思想史、逻辑与问题哲学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分论坛二则聚焦于逻辑与人工智能、理论科学、技术、教育等多领域的交叉研究;分论坛三采用线上会议的方式进行,方便无法到达现场的专家学者展开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学术交流。

(一) 分论坛一

分论坛一由天津商业大学经济逻辑与创新研究中心瞿麦生教授和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刘明明教授主持。魏燕侠系统梳理了章士钊对中国逻辑学发展的贡献,她指出,章士钊是近代中国逻辑的助产士,他使中国近代逻辑应运而生,推动了逻辑科学在中国的发展。黄朝阳对柯比的“思维规律”思想进行了评析,指出柯比的“思维规律”思想,对于我们重新思考“思维规律”,推进逻辑学科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何孟杰认为,“即使”句“M,Q;即使P也Q”是高频句式,而刻画其语义之既有方案多存反例与疑点。由此,他针对疑点论证了M、P之间存在削弱性单调关系,提出系列了假说并进行了语义实验。朱荣春指出,问题分类影响对对象本质的认知与界定,根据判断标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可将问题分为三类:概念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分类,他将本质界定为“是人类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基于特定目的做出的实用性约定”。并且,他提出在化解事涉社科人文领域的认知冲突时,应遵循三步分析法:先澄清概念(概念问题),再判断真假(事实问题),最后判断好坏(价值问题)。郑炳楠指出,生活实践无法脱离语言,因此,人与机器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着语言游戏。他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认为可以期待一个由人和机器共同构建的生活形式。张玉雪对马克思逻辑与历史统一思想进行溯源式剖析,从理论架构和现实实践着手,分析了这一理论随着时代、实践变迁,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龚毅指出,人们对科学的释义总是感到有某种不够精准的成分,究其根源,科学、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等都有着“客观、基础原理”的两大逻辑本质,缺一不可。

(二) 分论坛二

分论坛二由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庆福教授和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林胜强教授主持。何纯秀以厦门大学逻辑竞赛复赛和某单位招聘逻辑测试为样本,对高校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现状进行分析,主张培养大学生的逻辑素养,扩大课堂之外获取逻辑学知识的途径。黄荣彬指出,学界近来频繁出现“学科交叉融合”这个语词,我国在交叉融合学科研究的制度方面也有新的重大举措,然而,“交叉学科”和“融合学科”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因此他用纯形式的方法对两者进行了辨析。甘进指出,严复不仅使用“逻辑”对译logic,还使用“逻辑”移译science。由此,他对“逻辑”一词进行了溯源分析,认为“逻辑”同时成为了logic和science概念的容受器,是综合音韵、义理和功能的考虑。刘明亮指出,克里普克关于信念之谜实际上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论证,即信念之谜论证和反描述主义论证。前者通过为同一替换原则辩护而间接否定了涵义概念,后者则直接否定涵义概念能解决信念之谜。他对上述两种论证加以评析,并指出了弗雷格主义面临的真正问题。段天龙论述了内容概念的两条发展路径及其问题,认为内容概念实质上是对命题部分的说明,故其应该遵循和反应一般的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基本思想。由此,他认为合理的内容概念应该建基在对互相影响、传递性和组合性等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基本直觉的考察之上。闻菲梳理了沃尔顿的论证相关性概念和应用,并对相关性问题的本质及有关问题给予了说明,同时希望由此对非形式逻辑与论证理论中的相关性部分进行有益补充。武林指出,可将行动的基本成分和基本联系称之为元维。他认为,形成元维基本逻辑,并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可以减少、或避免各类不利问题与危害,提高行动的效果。他初步提出元维基本逻辑为:基本、整体、联系、进化。柳下弈认为,只有不同种感觉神经之间才能因同步兴奋建立经验连接,对脑神经活动给出清晰的逻辑,完整地给出脑神经核心工作机制,使得各种意识现象可能获得简明解释。由此,他提出了多元感觉神经连接组合并行计算主体实现集数理形式及其人工技术的实现路径。

(三) 分论坛三(线上):

分论坛三由东南大学陈爱华教授和广西财经学院马亮教授主持。金承光对法律逻辑学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我们目前至少存在着两种意义不完全相同的法律逻辑学——教学体系意义与学科体系意义上的法律逻辑学。张逸婧基于对西方中心视角的反思,认为深入理解西方学者的观点及其背后的政治考量,或可为中国思想赢得话语权找到契机。张学义指出,问题理解包括问题的语法表达、语义陈述等,同时也包括问题理解主题的主观因素,涉及问题主体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机制。实验哲学采用社会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方式探究哲学话题,可对问题理解主体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机制进行检测,进而深化对问题理解的认识,是一种值得探究的问题哲学研究进路。李章吕认为,借助概率动态认知逻辑为三门问题建立概率认知模型,可以清晰地呈现换门与不换门赢得汽车的概率,以这种整体的视角理解三门问题,可弥补其它解决方案的不足。此外,这种处理方式也可以为睡美人问题、彩票悖论等概率问题的处理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案。朱诗勇指出,根据对逻辑的概念考察,妨碍技术创新的不是逻辑,而是具体的技术传统;以实践理性的逻辑形式为基础的技术创新逻辑考察表明,技术逻辑是技术创新自由的唯一基础,是技术创新思维的指南针,是技术批判的基本工具。程和祥指出,在经典命题演算公理系统中,由于演绎定理的运用,演绎序列通常都会较为简单;而证明中只能使用公理和MP规则,使得证明的步骤较为复杂。因此,他针对如何寻找“证明的技巧”以及如何搜索演绎序列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应腾从论辩视角对因果推理进行探究,认为从论辩视角出发,将因果推理的过程表达为论证的冲突和选择,为描述和解释因果关系提供了一种更具认知特点的方式,将有助于为因果推理建立灵活的推理和解释模型。涂美奇认为还原论的命题理论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她引入了代数方案,用这种非还原的命题理论来解释命题。魏涛指出结构方程是一种明确、清晰的因果关系表征方式,但是所构建的反事实语义遗留一些逻辑问题,比如真值条件问题、有效推理问题及分离规则和等价替换失效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王晴对欣提卡“知道+谁……”句式的形式化以及欣提卡为之所作的哲学辩护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赵奥佩以人工智能的具体实现为目标,从“思维计算”“符号表征”“智能系统”三个方面出发,探究逻辑学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邓茂林在生存论-存在论现象学的视野下对“问题”的原初意义进行阐释。他从海德格尔现象学论题“人的意义问题”和“存在问题”出发,推论“问题”探究不能脱离人及其存在。人是一种“发问”的存在者,我们生活在发问这种存在之中,并对“问题”有所领会。根据事物之“向来所是与如何是”追问“问题”自身。从发问的时间性出发研究问题的形式结构。在问题视域下对此在的生存进行剖析来展示“问题之意义”。程橙对形象推理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形象、形象思维以及形象推理这些核心概念给予清晰的阐明,从形象推理的要素、形象推理的哲学立场以及形象推理的规则等方面对形象推理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大会闭幕式由电子科技大学万小龙教授主持。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郭佳宏、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许斗斗、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分别对大会进行总结并发表致辞,最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问题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阳宣布大会结束,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张博文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