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首届两岸逻辑与哲学论坛综述
首届两岸逻辑与哲学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13-02-01] 作者:[小罗]

首届两岸逻辑与哲学论坛综述
朝向逻辑与哲学的深度互动
——首届“两岸逻辑与哲学论坛”述介

张立娜

2012年12月1日至2日,首届“两岸逻辑与哲学论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隆重举行。这是继2006年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之后,两岸四地逻辑学者又一次聚会南大。本届论坛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与江苏省逻辑学会共同主办,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承办。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两岸四地学者聚会我校共襄盛举表示衷心感谢,并充分肯定了逻辑学在当代学科体系和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两岸四地逻辑学者展开深度交流与互动的重要意义。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苑举正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逻辑研究所所长张建军教授主持开幕式,并阐明了论坛设立的由来与宗旨。
近年来,伴随中国大陆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的进程,两岸逻辑学界的沟通与合作获得了长足发展。自2002年以来,“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已先后在台湾、大陆和香港举办五届,成为两岸学界交流的常规平台。与此同时,两岸学者也在探索更进一步交流与互动的方式与途径,通过两岸学者的协商和共同努力,“两岸逻辑与哲学论坛”应运而生。这个新的平台旨在以逻辑与哲学的深度互动为主题,使两岸逻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朝向更为专精与深入的方向持续扩展。
参加本次论坛的大陆学者以曾经参与张建军教授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黄华新教授共同主持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逻辑哲学重大问题研究”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为主体。会议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和台湾大学哲学系彭孟尧教授发表主题演讲,张建军教授则介绍了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逻辑学者联合攻关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逻辑哲学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所取得的系列成果。主题演讲由黄华新教授和苑举正教授分别主持。此后,中山大学熊明辉教授、香港浸会大学陈强立副教授、台湾大学梁益堉副教授、武汉大学桂起权教授、中正大学侯维之助理教授、阳明大学王文方教授分别主持了六场“学术报告发表与研讨”活动,来自两岸四地二十余所高校的六十余位老中青专家学者,围绕“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现代逻辑在哲学研究中的应用”两大论坛主题发表大学报告并进行讨论交流。论坛持续两天,始终进行得热烈而富有成效。
论坛所编印的文集共收入两岸四地学者的论文50余篇,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与学术报告的共24人。具体内容如下:
一、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前沿问题研究
南京大学张建军教授在论坛上介绍了“逻辑哲学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广义逻辑哲学”的理解。他指出当代逻辑哲学研究分为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狭义逻辑哲学与广义逻辑哲学,前者指关于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的哲学研究;后者还包括运用现代逻辑分析与语言分析方法对一些基本哲学问题的研究。经过数十年长足发展,广义逻辑哲学领域逐步形成了“意义理论”、“真理理论”、 “悖论理论”、“经典与非经典逻辑(哲学逻辑)的哲学问题研究”、“非形式逻辑与自然逻辑的哲学问题研究”等核心问题,成为现代逻辑与现代哲学互动发展的重要平台。而“逻辑哲学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已发表的百余篇论文和十余部专著或博士论文,都是围绕上述问题而展开的。
意义理论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模态哲学研究,是本次论坛的核心话题之一。北京大学陈波教授在论坛发表以“对克里普克哲学的系统性质疑”为题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他研究克里普克以《命名与必然性》为代表的直接指称论及其本质主义理论并提出系统性质疑的历程,阐述了他在这种批判性研究中提出的一种新型描述主义理论;同时他结合自己在国际重要英文期刊发表的六篇相关论文及今后的研究计划,讨论了在以往追踪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将我国学者具有自主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推向国际、参与国际学界前沿对话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燕山大学刘叶涛教授则发表了以“现代本质主义的逻辑基础与哲学意蕴”的研究报告,从克里普克本质主义出发,提出了两种可及关系和两类必然性:现实可及和逻辑可及与现实必然和逻辑必然。盐城师范学院刘张华博士则在提交会议的《论可能世界实在论》一文中,比较了温和实在论和极端实在论,通过对两种理论的比较分析,说明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并不是通常认为的那么极端,而且作者还认为两种理论在本质上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一致的。相较于克里普克理论,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解决了“可能的状态或历史”这种观念问题,并说明了这种观念的根源。而合肥工业大学张高荣博士则提交《为“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辩护》,针对陈波教授对克里普克关于“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的批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更为严格地界划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
在与上述问题紧密相关的非经典逻辑(哲学逻辑)研究方面,本论坛也多有呈现。在扩充型哲学逻辑方面,南京大学潘天群教授在“基于莱布尼茨偶然真理概念的逻辑”的报告中,基于与亚里士多德型偶然不同的莱布尼兹偶然性概念,给出了一个刻画偶真命题的非标准逻辑系统LC,这个系统在任一克里普克框架下是可靠且完全的,而且对LC进行扩张的系统,在相应的框架下也是完全且可靠的。南京大学博士生赵贤在提交的《多模态Sahlqvist公理模式性质研究》一文中,指出在多模态逻辑中,Sahlqvist公理模式对应的框架具有一阶性质,任意包含Sahlqvist公理模式的逻辑相对于该Sahlpvist公理模式定义的一阶框架类都是完全的。在变异性哲学逻辑方面,首都师范大学冯艳副教授在以“自由逻辑中的存在问题”为题的报告中,对比了自由逻辑与弗雷格、罗素、奎因对存在的处理及其优势与待解决问题。澳门科技大学付敏助理教授则从认知的三层面探讨了亚相容(次协调逻辑)与经典逻辑的关系,他认为经典逻辑可以通过对信念矛盾的本体论重塑,实现对亚相容逻辑的合理统摄。而武汉大学桂起权教授则在以“辩证逻辑形式化的历史进程”的报告中,探讨了辩证逻辑与亚相容逻辑的关系,认为亚相容逻辑可以作为辩证逻辑形式化的重要阶梯,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与刻画辩证法的矛盾与否定理论。
在经典逻辑的哲学研究方面,张建军教授向论坛提交了《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怪论定理之“反例”化解路径新探》一文,对由蕴涵怪论引发的实质蕴涵合理性辩护问题做了新的探讨,指出以往对蕴涵怪论的化解路径可以较好的应对“第一类怪论定理”问题,但难以化解相干逻辑学者提出的关于“第二类怪论定理”的“严峻反例”。而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可以为怪论定理“反例”提供一条新的化解路径,使“严峻反例”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从而使经典逻辑真理的普适性得以维护。他在文中提出了以实质蕴涵、严格蕴涵、逻辑蕴涵为主干的“蕴涵层级论”,并认为非经典逻辑的哲学研究应以做好经典逻辑的哲学研究的“清理地基”的工作为前提。与蕴涵问题相关,浙江大学胡龙彪副教授在以“论布里丹的有效推论思想”为题的报告中,讨论了中世纪“推论”学说的代表人物布里丹的有效推论思想,指出布里丹的有效推论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指号的逻辑,在这一条件下,一个推论是有效的,当且仅当,不论前件以何种方式意谓事物是它所意谓的那样,后件都以同样的方式意谓事物是它所意谓的那样。这一结论构成了对经典有效推论的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张立娜博士则在《从个体词研究看逻辑的普遍性》一文中,指出不论是亚里士多德逻辑,还是传统逻辑,都未能对“普遍性”做出清晰的逻辑刻画。现代逻辑奠基人弗雷格的研究表明,要揭示普遍性的深层逻辑结构,必须诉诸对个体词的分析。中山大学周振忠副教授的论文《语义非实在论的语义分析》,讨论了语义的非实在论面临两难困境:语义概念能够有效地表述语义非实在论,但却导致不一致;收缩论的语义概念本身不会导致不一致,但似乎不能提供有效的表述。由此作者得出,尽管非实在论表面上是一种语义学说,但其背后实质上是关于世界的一种形而上学,而当形而上学指向语义的时候,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语义概念,并利用收缩论概念的语义上溯功能,是能够得到一致而有效的表述的。
认知逻辑与知识论研究,是本次论坛的另一核心话题。台湾大学彭孟尧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了以“对认知封闭原则的辩护”为题的主题演讲,指出人们以往对认知者悖论的回应就是要放弃认知封闭原则,而他通过分析认为认知者悖论并不一定需要预设知识封闭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析取原则、知识分配原则等提出了初步辩护。台湾大学博士后苏庆辉则以“可知性的虚拟说明”为题做研究报告,指出在可知性悖论问题上,有的学者将knowable理解为can known,有的学者用capacity来理解can,而他论证了可以用虚拟条件句来理解这个概念,而且在这样的分析下,我们可以更清楚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并且理解为什么反实在论会受到可知性悖论的威胁。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傅浩政助理教授则在关于“知态逻辑与知识论”的报告中指出,形式逻辑系统对澄清哲学概念是相当有帮助的,但是模态逻辑的发展对于知识论的讨论却没有占据主要地位。他主要评述了知态逻辑(认知逻辑)与知识论连结的三种进路:动态知识理论、证成逻辑与知识理论,并进而说明了知态逻辑的限制。而台湾大学梁益堉副教授则以“大脑中作为主体的自我”为题做报告,通过实验分析区分了人的头脑中作为主体的自我与作为客体的自我,这也显示了知识论问题与神经科学、脑科学的交叉研究路径的价值。湘潭大学陈晓华副教授在《不可能世界的逻辑辨析》一文中指出,虽然不可能世界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但在认知上却是可能的,它能够为认知逻辑系统中认知主体的矛盾信念提供语义支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认知逻辑系统中的逻辑全能问题。他还认为不可能世界是一个初始概念,无法真正否证不可能世界。同时关于否定算子在不可能世界中的定义变化问题,他认为这仅是众多语义解释的选择问题,并不是由于不可能世界引入而引发的问题。中山大学任远副教授的论文《命题态度归属与指称性交流》,则运用指称型交流模型尝试对克里普克的信念归属难题给予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以上问题中有许多涉及到悖论问题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王习胜教授在论坛上探讨了悖论解决的一般方法论问题,他在以“解悖就是作R/A选择吗?——N.雷歇尔解悖方法论思想批判”为题的报告中,对雷歇尔的R/A解悖方法论进行了梳理和批判,指出R/A选择只是一种有助于“锤炼”和“确认”严格悖论的方法,而不是“解决”悖论的方法。香港浸会大学陈强立副教授则就“含混悖论——费尔德(Hartry Field)的解决方案”做研究报告,对费尔德修改经典逻辑的解悖进路提出了质疑,认为就算我们同意经典逻辑并非不能修改,但那也是最后的一个不得已的手段。在处理含混(模糊)悖论的问题上,修改经典逻辑并非一个不得不采取的手段。复旦大学邵强进副教授以“真与悖论问题”为题的研究报告,评述了Halbach在解决语义悖论的过程中形成的“真之公理化研究”进路,并探讨了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相关哲学问题。湖北大学李莉博士提交的论文《“连锁店悖论”的情境理论分析》,根据巴威斯和埃切曼迪提出的与情境相关的奥斯汀型命题的概念,对连锁店悖论进行了情境理论分析并给出了一种情境敏感解悖方案。南京大学博士生朱敏则在题为《集合论新公理探究的哲学思考》一文中,探讨了由集合论悖论研究所引发的关于集合论新公理探究的有关哲学争论,通过对争论的分析,作者认为现在学界应当可以就公理客观有效性不能脱离主体的主观意向性而存在这一点达成共识。由此可见,当我们具体考察新公理和它们的合理依据时,不应当在忽略数学家的心智活动的情况下给出批评或支持新公理的意见。
“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是张建军教授在长期探究意义、真理与悖论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方法论思想,这一方法论的解题功能在本次论坛上得到了一定的呈现。浙江大学博士后雒自新和黄华新教授提交的论文《心智行动及其产品——沃森选择任务新探》,认为从从逻辑行动主义的视角区分心智行动及其产品两个不同层次,可以消除沃森选择任务所造成的误解。而这种分析也构成了对反驳KK论题的一种证据支持。南京大学博士生陈吉胜则在《“金三角”的破坏与重建——查莫斯“认知二维语义学”批判性考察》一文中指出,克里普克例证先验偶然真理和后验必然真理的存在破坏了分析、先验与必然陈述之间的“金三角”,这导致查莫斯发展了“认知二维语义学”,试图调和“金三角”和克里普克学说,然而这样的调和并未达到实际效果,而“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的“行动三角形”可以为“金三角”重新奠基。江苏警官学院施展旦副教授的论文《“分析性”的分析》,评述了卡尔纳普、奎因和博格西安的“分析性”概念,指出从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的观点出发,在保有语言、思想和实在世界的实在性的前提下,可以为分析性作出更为合理的哲学说明。
二、现代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逻辑与现代科学哲学的关联机制,是现代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的传统话题。本次论坛上又展现出一些新颖探讨。台湾大学苑举正教授的研究报告“维特根斯坦和波普尔的否定观念”,从语言哲学与科学哲学的对比角度,探讨了维特根斯坦和波普尔的否定思想之间的同异关联及其启发意义。东南大学博士后沈振东在论文《科学问题进步性探微》中,对科学问题进步性标准进行了探讨,他给出了三个标准:科学问题的前比较标准、后比较标准和当下比较标准,并得出科学问题当下标准中的矩阵标准和秩标准是一致的。南京大学顿新国副教授的论文《因果理论的概率论进路及其问题》,通过对统计概率理论、语境一致性理论和贝叶斯网络理论对因果性的分析,指出它们各自的合理性与面临的一些难题,并指出应该从认知路径上寻求对因果性的恰当说明。安徽师范大学季爱民副教授提交的论文《拉姆齐主观主义概率观探讨》,则对拉姆齐概率即部分信念的概率观进行了评述,指出概率的主观解释为概率公理提供了明确的辩护,开辟了概率研究的新视角,可以为不确定现象提供更为合理的解释。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与“分析的宗教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界通过现代逻辑分析工具的应用所形成的两大重要思潮。本届论坛印发了最近立项的大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逻辑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张建军教授主持)的课题论证,特别是其中提出的分析风格的辩证法研究是否可能、何以可能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河南财税高等学校曾庆福教授的论文《埃尔斯特“社会矛盾”思想解析》,分析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创始人之一埃尔斯特运用模态逻辑工具“重建”马克思的“社会矛盾”理论所取得的成果,指出埃尔斯特的工作提供了分析“辩证矛盾”的重要模型,为把握辩证矛盾提供了逻辑分析的一种特殊途径;但他的“社会矛盾”思想也存在着对“辩证矛盾”理论把握的偏狭性缺陷。江苏警官学院张力峰副教授则在以“从可能到必然:贯穿普兰丁格本体论证明的逻辑之旅”的研究报告中,评述了以普兰丁格为代表的分析的宗教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并对普兰丁格本体论证明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指出普兰丁格运用模态逻辑S5系统作为本体论证明的论证工具摆脱了康德式“存在不是谓词”的责难,扩大了本质主义学说的内涵;但其主要前提的可靠性并未得到有力证成。
关于自然语言逻辑与非形式论辩逻辑研究,是当代逻辑与语言哲学及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浙江大学黄华新教授在论坛上做了“符号学视域中的隐喻研究的”报告,介绍了浙江大学关于“隐喻”问题的研究团队尝试引入认知主体要素刻画有关隐喻的实际推理过程的成果,并强调了在隐喻研究中逻辑视角与哲学视角的互补与整合的必要性;他还提交了论文《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分析比较了研究隐喻真值条件的两条路径:吉纳比的标准类型论路径和斯坦哈特的情境类比和对应体路径。浙江大学金立副教授的论文《逻辑视域中的论辩》,从逻辑的有效性、听者的接受性与语用性角度论证了论辩的逻辑机制。浙江大学廖备水副教授提交的《论辩系统的动态性及其研究进展》一文,指出论辩系统是一种非单调动态体系,能够支持个体Agent的推理决策和多Agent之间的有效交互。在阐明论辩系统动态性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基础上,他认为需要着力解决开放性问题。
论坛呈现的现代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研究的成果还有:南京邮电大学洪龙教授在论文《过渡现象及其理论初探》中,对“过渡”现象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种形式刻画,并展望了“一般性过渡”的研究方向。南京大学博士后崔晓红提交论文《合作、行动和知识的推理》,探讨了合作逻辑中的联盟问题。他认为以往的合作逻辑没有显示联盟是如何达成某一事态的,也没有考虑联盟中主体信息不完全时的合作能力。她指出带有行动和知识算子的合作逻辑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南京邮电大学亓学太副教授的论文《道德的情感表达与逻辑推理》,探讨了道德表达主义语义理论,指出Blackburn构造的逻辑系统无法解释道德判断的逻辑有效性,对否定逻辑联结词的语义阐释构成了对其类实在主义的一个最大挑战。华东师范大学贾国恒副教授在以“认知的概念架构”为题的研究报告中,运用情境语义学有关理论重构了认知概念体系,他认为基本认知包括三阶段外展性认知和三重内敛性认知,它们构成两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的基本构架,一组是具象、共性和类型,一组是整体与部分、集合与元素和属种。他认为这种概念构架具有明显的方法论功能,有助于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厘清任一概念在某种理论的概念构架中的地位。
三、中国古代逻辑与哲学思维方式研究
从逻辑与哲学的相互关联视角审视中国古代逻辑与哲学思维方式,构成本届论坛另一亮点。阳明大学王文方教授发表了以“从三个例证看中西哲学的会通:因明、矛盾与境界”的研究报告,着重阐述了其如下研究结论:一个好的论证不应该仅仅是前提为真且有效地论证,还应该避免不当的会话蕴含,这就必须满足因明中的具足三相。南京大学王克喜教授在以“李约瑟难题的中国逻辑解读”为题的研究报告中,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点角度对李约瑟难题给出了新的解读,他认为中国古人擅长关联式思维,没有普遍性的东西,这样的思维方式对技术是有贡献的,但对于科学理论却缺乏帮助,因此也就造成了李约瑟问题。中山大学的熊明辉教授的研究报告“儒家哲学论证的理性与逻辑”,揭示出儒家哲学论证实质上是一种模式型论证,其所诉求的是一种从问题和论证实际需要出发的工作逻辑。这种论证模式并不满足于从理智上接受符合形式推论或纯客观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讲究“合乎情理”,是融知、情、意于一体的“情理论道”的模式。台湾中正大学侯为之助理教授则发表他与中正大学王一奇副教授合作的研究报告“当他心怀疑论遭遇鱼之乐”,运用现代逻辑分析方法重构与分析了庄周与惠施的“濠梁之辩”,说明了其对现代怀疑论论争的重要启发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杜国平研究员在提交会议的论文《<墨经•小取>侔式刍议》中,系统地分析了侔式推理的四种类型,说明其《墨经•小取》已分类型地比较系统地揭示了大量的有效推理形式,同时也显示出了先秦思想的特色,由此可见古代中国不仅有逻辑思想,而且有逻辑学。山东政法学院余多星博士的论文《墨家的名称指称观评析》,则从现代语言哲学的相关理论来考察墨家的名称指称观,认为墨家的名称指称思想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发意义。

在论坛闭幕式上,王文方教授和张建军教授共同做总结致辞。王文方教授高度评价了论坛所取得的成就,认为本届论坛的学术报告和讨论富于现代逻辑与现代哲学研究相互作用的突出特色,同时也表明了海峡两岸中青年逻辑学者已具备的雄厚实力与研究活力,圆满达到了论坛的既定目标。张建军教授指出本届论坛体现了两岸四地逻辑与哲学互动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成果,展示了在国际相关前沿领域获得话语权的进展和前景;同时,论坛的设立为进一步加强两岸四地逻辑与哲学界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可以依托共同的中华文化背景,建立具有文化主体性与自主性的交流机制,将经过反复磨砺的创新性成果共同推向世界,为中华文化复兴做出逻辑学者的独特贡献。
本届论坛从多角度展示出逻辑与哲学的互动研究的多方面意义与功用,得到了与会学者的广泛赞誉和对论坛举办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普遍肯定。与会学者期盼下届论坛能够尽快举办。